东亚科技 | 转基因品种合集

  • 2025-11-17 16:44:11
  • 来源:中国种业大数据
  • 3

种子是农业的 “芯片”,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在转基因玉米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其培育的多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凭借优异的特性,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东单1331D--国审玉(转)20231017

特征特性:抗亚洲玉米螟、粘虫,耐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杂交种。亚洲玉米螟室内接虫鉴定,心叶、花丝和籽粒的抗性水平均为高抗;田间接虫鉴定,叶片和雌穗抗性水平为高抗,茎秆抗虫性显著优于对照。粘虫室内接虫鉴定,心叶抗性水平为高抗;田间接虫鉴定,叶片抗性水平为高抗。耐除草剂鉴定,耐受4倍中剂量草甘膦。接种鉴定,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抗灰斑病,中抗大斑病、丝黑穗病,感禾谷镰孢穗腐病。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田间调查,出苗至成熟123.3天;高抗茎腐病、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非高感;倒伏倒折率之和1.9%;生育期、抗病性、倒伏倒折率等基本性状与受体品种相比无显著差异。

产量表现:参加国家玉米品种统一试验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2022年生产对比试验平均亩产796千克,比受体品种增产4.2%。

适宜范围:适宜在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在2650℃以上的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种植。

1.jpg

东单1331K--国审玉(转)20231018

特征特性:抗亚洲玉米螟转基因玉米杂交种。东华北中晚熟区、黄淮海夏玉米区亚洲玉米螟室内接虫鉴定,心叶、花丝和籽粒抗性水平为高抗;田间接虫鉴定,叶片和雌穗的抗性水平均为高抗,茎秆抗性显著优于对照。东华北中晚熟区接种鉴定,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中抗大斑病、灰斑病、禾谷镰孢穗腐病,感丝黑穗病;东华北中晚熟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田间调查,出苗至成熟130.0天;高抗茎腐病、丝黑穗病,抗大斑病,中抗灰斑病,穗腐病非高感;倒伏倒折率之和为0.4%;生育期、抗病性、倒伏倒折率等基本性状与受体品种相比无显著差异。黄淮海夏玉米区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中抗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镰孢穗腐病,高感瘤黑粉病、南方锈病;综合农艺性状试验田间调查,出苗至成熟105.0天;高抗瘤黑粉病,抗小斑病、茎腐病,中抗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穗腐病非高感;倒伏倒折率之和为1.2%;生育期、抗病性、倒伏倒折率等基本性状与受体品种相比无显著差异。

产量表现:参加国家玉米品种统一试验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2021年生产对比试验平均亩产827千克,比受体品种增产3.2%。参加国家玉米品种统一试验黄淮海夏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2021年生产对比试验平均亩产567千克,比受体品种增产3.0%。

适宜范围:适宜在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在2650℃以上的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种植。适宜在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的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

2.jpg

东单1902D--国审玉(转)20251029

特征特性:抗亚洲玉米螟、粘虫,耐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杂交种。亚洲玉米螟室内接虫鉴定,心叶、花丝和籽粒的抗性水平均为高抗;田间接虫鉴定,叶片和雌穗抗性水平为高抗,茎秆抗性显著优于对照。粘虫室内接虫鉴定,心叶抗性水平为高抗;田间接虫鉴定,叶片抗性水平为高抗。耐除草剂鉴定,耐受4倍中剂量草甘膦。东华北中熟春玉米接种鉴定,中抗禾谷镰孢茎腐病、禾谷镰孢穗腐病,感丝黑穗病、大斑病、灰斑病。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田间调查,出苗至成熟130.0天;高抗茎腐病、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感灰斑病,穗腐病非高感;倒伏倒折率之和为0.0%;生育期、抗病性、倒伏倒折率等基本性状与受体品种相比无显著差异。

产量表现:参加国家玉米品种统一试验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2023年生产对比试验平均亩产843千克,比受体品种增产3.0%。

适宜范围:适宜在辽宁境内≥10℃活动积温在2650℃以上的中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

东单507D--国审玉(转)20251030

特征特性:抗亚洲玉米螟、粘虫,耐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杂交种。亚洲玉米螟室内接虫鉴定,心叶、花丝和籽粒的抗性水平均为高抗;田间接虫鉴定,叶片和雌穗抗性水平均为高抗,茎秆抗性显著优于对照。粘虫室内接虫鉴定,心叶抗性水平为高抗;田间接虫鉴定,叶片抗性水平为高抗。耐除草剂鉴定,耐受4倍中剂量草甘膦。东华北中熟春玉米接种鉴定,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中抗大斑病、禾谷镰孢穗腐病,感灰斑病、丝黑穗病。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田间调查,出苗至成熟129.8天;高抗茎腐病、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大斑病,穗腐病非高感;倒伏倒折率之和为0.6%;生育期、抗病性、倒伏倒折率等基本性状与受体品种相比无显著差异。

产量表现:参加国家玉米品种统一试验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2024年生产对比试验平均亩产836千克,比受体品种增产4.5%。

适宜范围:适宜在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的辽宁省东部山区和辽北部分地区,吉林省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大部分地区,长春市、松原市部分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南部部分地区、赤峰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等部分地区,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下丘陵及河川中熟区和承德市中南部中熟区,山西省北部大同市、朔州市盆地区和中部及东南部丘陵区种植。

东单1775D--国审玉(转)20251082

特征特性:抗亚洲玉米螟、粘虫,耐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杂交种。亚洲玉米螟室内接虫鉴定,心叶、花丝和籽粒的抗性水平均为高抗;田间接虫鉴定,叶片和雌穗的抗性水平均为高抗,茎秆抗性显著优于对照。粘虫室内接虫鉴定,心叶的抗性水平为高抗;田间接虫鉴定,叶片的抗性水平为高抗。耐除草剂鉴定,耐受4倍中剂量草甘膦。黄淮海夏玉米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茎腐病,感镰孢穗腐病,高感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瘤黑粉病。黄淮海夏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田间调查,出苗至成熟102.3天;高抗瘤黑粉病,中抗小斑病、弯孢叶斑病、茎腐病,感南方锈病,穗腐病非高感;倒伏倒折率之和为0.0%;生育期、抗病性、倒伏倒折率等基本性状与受体品种相比无显著差异。

产量表现:参加国家玉米品种统一试验黄淮海夏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2023年生产对比试验平均亩产655千克,比受体品种增产4.8%。适宜范围: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等夏播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