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长后期,警惕早衰!

  • 2019-09-13 10:51:14
  • 来源:网络整理
  • 5847

微信图片_20190913105111.jpg

白露过后,水稻生长进入最后的关键时期。但是近年来,水稻乳熟期剑叶枯黄、叶尖枯死的早衰现象时有发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水稻发生早衰,减产可达到15%~28%,给稻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水稻成熟期进行预防,延长水稻功能叶的寿命,能起到十分可观的增产效果。 

一、水稻的早衰现象 

早衰有生理性早衰和病理性早衰两种。生理性早衰主要由水稻生长环境不良和品种自身特性所引起;病理性早衰主要由纹枯病、稻瘟病、小粒菌核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引起。水稻早衰在抽穗后到成熟期间呈现茎叶枯萎、未老先衰,致使籽粒充实不良、瘪谷增多而减产。其特征为:早衰稻株严重时叶色枯黄,叶片尖端灰白色,薄而弯曲,远看一片焦枯;根系生长衰弱,在土壤通气性差的田块还有黑根发生。 

二、水稻早衰的原因分析 

1、栽培措施不当。特别是地边、地角年年不能进行耕翻的地块,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根系发育不良;并因吸肥保肥力低和铁、锰等元素极易淋溶,生育后期易出现断肥而早衰。在栽培措施上,如栽植密度过大,个体植株生育细弱,氮肥施量过多,而磷、钾及微肥相对供应不足;长期进行淹灌,不落干通气;盐碱瘠薄地根系发育不良;收获前撒水过早以及晚熟品种迟栽和管理不当等,都可导致早衰的发生。 

2、土壤因素。地势低洼,通气不良,使土壤中有害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乳酸、过量的Fe2+等积聚,危害根系的生理机能,降低根系活力,严重时发生黑根甚至根腐;土壤瘠薄缺乏某种元素,耕层浅,肥力低,满足不了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等都易发生早衰。 

3、品种因素。据调查,一般情况下叶片较厚、通气组织发达、抗逆性强的品种不容易出现早衰。

4、施肥不当。偏施氮肥,钾肥用量少,或不按生育期进程盲目施肥(基肥不足,偏迟施分蘖肥)容易造成早衰。

5、气候因素。包括高温干旱、低温寡照、暴雨洪灾等。高温会影响水稻抽穗扬花、灌浆,同时在拔节后,在高温胁迫也会影响钾的有效吸收,出现生理赤枯及胡麻叶斑病,若发生越来越重,会日趋早衰;当前部分地区因连续高温少雨出现干旱,若不及时灌水,会影响水稻根系及叶片功能,易出现早衰现象;低温寡照,品种耐寒性差和根系发育不良会出现叶片枯黄;暴雨洪灾过后,处于水稻灌浆期的水稻根系受损,遇高温容易早衰。

微信图片_20190913105115.jpg

三、防治方法 

1、应科学地进行田间灌水。“叶衰先衰根”。水稻生育后期切忌长期漫灌,严防根系缺氧。管理上可加重露田程度,让更多的氧气进入土壤中,以减少有毒物质的产生,使根系少受毒害、保持持活力,使茎叶保持青绿。

齐穗后 ,则应保持湿润灌溉 ,按干、湿交替原则进行管水 ,灌浆期以湿为主 , 蜡熟期以干为主, 干湿交替到成熟, 切不可断水过早, 否则会人为造成早衰 , 一般收割前7天左右断水为宜。

2、要合理施肥。要把握穗肥的合理施用时间。施穗肥最佳时间是幼穗分化第一期(用手摸基部茎杆变圆)至第二期(剥开幼穗可见顶端呈小白毛尖状),数量以市售大颗粒的氯化钾为例,20--25斤/亩为宜;不宜施用小颗粒和粉面型的钾肥,这些小粒型的钾肥易粘着在叶面,出现烧苗现象。

同时要注重根外施肥,追施叶面肥。根外追肥宜在孕穗末期至齐穗期进行,对生长正常、无明显早衰现象的田块,一般每亩可用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加尿素0.5~1千克,兑水50千克喷雾,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

3、合理用药。对于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是水稻后期的主要病虫害。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极易造成严重为害,从而加速水稻的早衰。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一般在分蘖盛期、孕穗期至抽穗期发生,此病危害叶鞘、叶片,致叶片枯死,使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减轻,造成产量损失,严重时引起倒伏,加重稻飞虱的危害。

防治措施:在水稻分蘖末期和破口前3-5天,用井岗霉素或己䂳醇等药剂加以防治。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具有一年发生多代和迁飞为害的特性。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第3代幼虫于8月上、中旬盛发,较重地为害迟插一季中、晚稻和连作晚稻;第4代于9月中旬盛发,则为害迟插一季晚稻和连作晚稻。当前还处于为害期,需要密切注意和及时防治。

防治措施: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化学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氰氟虫腙、丙溴磷等。

稻飞虱:

稻飞虱本身迁飞能力较弱,主要随气流迁飞。稻飞虱吸食水稻茎基部汁液,同时排出大量的含糖类有毒粘液,使稻丛基部变黑,叶片发黄干枯,大规模发生会很快造成水稻成片枯死倒伏。

防治措施:及时排干田水,每亩(667㎡)用50%的敌敌畏乳油250--300克与25--30公斤湿润细砂土拌匀,密封堆闷3--5小时,在田间露水干后撒施,下午16:00前结束(撒毒土人员下田前需作好安全防护措施),可迅速杀死绝大部分飞虱,然后喷施吡蚜酮或噻虫嗪等进行防治。